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越来越多的资源、资金、人力向贵州乡村涌入,贵州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被盘活成助农增收的“富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把乡村旅游产业建在农民利益链上,贵州各地各显妙招。
年,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个,比上年同期增加家;接待人次近.26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利润31.4亿元。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数达到25.5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达到23万人,从业人员年均工资额2.51万元,带动农户22.5万户。
乡村旅游+社会化服务体系建好利益链惠乡亲
“让老百姓吃上旅游饭,让乡村旅游惠及群众。”赫章县海雀村*支部书记文正友说,年,赫章县支持海雀村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优势,成立旅游公司,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管理形式,带动海雀村发展旅游。
去年,海雀村村民王永刚自掏腰包2万多元,旅游公司帮助他家粉刷墙壁、修缮卫生间、配置饮水机等,发展成拥有10个床位的民宿,他还做些民族手工艺品卖给游客。
“农村的房子,向来都是自己住,经过更新换代,升了不少值。”王永刚说,10张床位的民宿让他家每月收入至少有元。
享受着旅游红利的还有彝族村民罗招文家。他家和旅游公司签订协议,将年新修的楼房用作民宿,8个床位,每月收入增加元以上。
文正友介绍,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年,海雀村人均收入超过1.8万元,全村余户村民,有了余辆小轿车。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在乡村旅游产业的蓝图里,必然少不了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持。
每年5至10月,金沙县西洛街道的荷花引来无数游人观赏。为了盘活资源,近年来,西洛街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建+”模式,将*组织建在合作社、企业和产业链上,变农村闲置地为商用地,持续做优做强坝区果蔬产业和高山茶产业,做强农业观光体验。
此外,西洛街道群立、开化、申家街三个社区集体合作社联合打造了“千亩荷花园、千亩葡萄园”,形成了集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锦绣西洛·梦幻田园”综合体,带动10余家经营主体入驻,提供就业岗位余个,园区务工人均年增收上万元,社区集体合作社经营性收入增长10%以上。
乡村旅游+文化产业让“农文旅”形成合力
4月1日,记者在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看到,独具特色的乡愁文化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
“回到花茂村之后,有种叶落归根的感觉。”五年的返乡创业历程,让遵义市播州区花茂人家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张胜迪对故乡有了新的感受。
为了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张胜迪创办的“花茂人家”吸纳了村里的老手艺人、农民书画家、大学生和村民在这里工作。以古法造纸技艺为基础,张胜迪的团队利用花茂村的山川、河流、村庄、大地、民居等元素,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纸浆压花画,在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打造乡愁文化。
文化产业让花茂村拥有别具一格的“旅游符号”,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目前,花茂村建设了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文化传承基地,培育乡村旅馆、红色文化主题特色农家乐13家、电商6户、特色产品店28家、陶艺作坊3家、文化企业4家,打造文化创意产品30余种,乡村旅游经营户达余户。
贵州拥有多姿多彩的山地文明,这让乡村旅游始终没有和文化分开过。
在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刺绣扶贫工厂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还让苗绣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商品;在丹寨县龙泉镇羊甲村,银匠王国春结合苗银工艺创造了编丝景泰蓝孔雀,并获得国家专利,年销售6万余件,带动当地上百人参与;册亨布依戏为游客献上视听盛宴并带动千人就业……
如今的贵州,文化产业正在乡村旅游中助力农民获得更多利益。
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实现产业与经济“双丰收”
随着刺梨花期的到来,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深山里的茶香村,依托刺梨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年,我们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1.6万元。”村支书兰江说,这得益于坚持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之路,让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增收主力。
4月4日,在锦屏县铜鼓镇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前来观光、购买石斛鲜条的游客纷纷与石斛合影留念。立足于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自年起,锦屏通过引进企业的方式大力发展近野生铁皮石斛种植。目前,已经建成3个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种植近野生铁皮石斛面积达1万余亩,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4月7日,站在海拔多米的贵州*红缨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举目四望,满山茶树,休闲娱乐设施齐全的茶园里,游人连同周围的木屋和群山,都“浸泡”在醉人的茶香之中。
“我们致力于一、二、三产业的系统布局与深度融合,以茶为媒,创建美丽乡村主题田园综合体,开发特色小镇文旅。”贵州*红樱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红樱说,*金芽种植示范基地面积余亩,另有亩白茶、亩绿茶及少量其他试验品种,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更在不断助推瓮安欧标茶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目前,贵州各地正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用优势产业、优势单品打造特色产业,培育打造了一批农产品品牌,使农特产品+乡村旅游为百姓创造更多“红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