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书记,如果不能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不仅辜负党委政府的信任,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申建伟说。
年5月,申建伟作为黔南州委督查考评局选派的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来到龙里县谷脚镇高堡村,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半年多来,他认真履行工作责任,俯下身、静下心,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了群众贴心的“三员书记”。
高堡村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
当好调解员,化解群众“忧心事”。把脉问诊才能对症下药,了解村情民意是申建伟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初任到村,他便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对全村住房、饮水安全情况进行排查,对监测户、边缘户进行走访,认真收集群众所思所盼。他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访谈会、调解会20余次,并结合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与村“两委”一起制定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梳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半年多来,申建伟与村“两委”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5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争取排洪沟修建、蓄水池修建、道路建设等项目10余个,涉及资金余万元。
申建伟和群众一起在田间地头发展产业
当好讲解员,念好群众“致富经”。把政策学懂弄通,才能更好地为群众答疑解惑。在每项工作开展前,申建伟不仅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常态化学习省、州、县乡村振兴政策,吃透政策精髓,抓住政策要点,增强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向群众详细传达惠民政策,采取张贴宣传画册、入户讲解、召开会议等形式,让大家明白“什么是乡村振兴,为什么要乡村振兴,怎样搞好乡村振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半年来,高堡村共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20余次,走访群众余户,张贴宣传画70余张,发放政策卡片余张。
当好疏导员,鼓起村民“钱袋子”。“光卖刺梨鲜果,按每吨约0元算,吨刺梨鲜果只能卖36万元,而加工成刺梨果脯后销售,产值能翻几番,提高到万元。”面对群众关于刺梨产业发展的困惑,申建伟总是耐心地给大家算起经济账。
刺梨是高堡村的主导产业,为提高刺梨附加值,帮助群众致富增收,年,申建伟带领驻村工作队帮助高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争取到扶贫项目2个,各类赞助、帮扶资金14万元,在强化产销对接的同时,着力提升刺梨果脯品质,有效破解了刺梨鲜果价格低、增收效益不高的难题。
目前,高堡村刺梨加工车间帮助群众销售刺梨余吨,解决群众就近务工余人次,推动群众增收约4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骏娇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杨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