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30年,红军缴获一台铁疙瘩,毛主 [复制链接]

1#

年12月,红*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斗中大获全胜,缴获了许多战利品,其中有一部看起来很高级的设备。由于当时士兵们都不知道这个黑乎乎的“铁疙瘩”是什么,再加上当时对敌人的深度仇恨,红*战士最后直接将它猛地狠狠一摔。

但当毛泽东和朱德的得知这个黑色的“铁疙瘩”之后,却如获至宝一样,甚至还为此组建了一直特别的队伍,专门来操作使用这一块大的黑色设备。在之后的战斗中,红*数次都靠着它和这支队伍战胜了敌人数次。那么到底这个黑色的设备究竟是什么,为何他在作战时期的功效能如此之大呢?

红*的“制胜法宝”

在长征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转战14个省,行程达2.5万里,途中还总遭受到敌人的围追堵截。但每次红*却都能从国民**队设置的包围圈中,准确地找到空隙钻出,没有中过一次埋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都是依靠电台侦察及时掌握了准确的情报。

被毛泽东比作“走夜路的灯笼”的中革*委,就是负责监听、截获、破译敌方电讯的*事情报部门。当时,在红*战士们缴获了第一个电台的时候,由于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于是这部珍贵的电台直接被摔成了只能听不能发的“半部电台”,即便如此,毛泽东和朱德也觉得它的作用很大,因为这样就可以收听国民*方面发布的新闻了。

龙岗战斗后不久,红*又在宁都缴获了一部电台,这部电台被完好无损地上交到了红*总部,进一步增强了红*的通讯力量。利用这缴获来的“一部半电台”,组建了第一支“无线电队”。

由于国民**不知道红*缴获了无线电台,所以在无线电中,基本上没有采用保密措施,于是他们的*事行动都被红*收听并掌握到了。年,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再次缴获了敌人的大量装备,其中包括多部无线电台。

为此,中革*委决定,将执行听任务的侦察台从通信部门中分离出来,专门成立一个情报局,因其在总参谋部序列中位于第二,所以简称“*委二局”。

*委二局成立后,由曾经在上海担任过中央*委情报科科长的曾希圣担任局长,他也因此成为了红*情报工作的创始人。不过,情报工作刚开始展开的时候,虽然能够截获、抄收敌*无线密电,但却不能破译,起不到什么作用。

随着无线电收发报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队包括国民**中都建立了无线电通信和侦察。但对当时的红*来说,还处于初创阶段,既无像样的设备,也缺少破译的经验。

于是曾希圣向上级请示,成立电文破译小组,开始了对国民*电台的密电破译工作。曾希圣安排大量抄收国民*电台之间拍发的密码电报,加上对之前截获的密电进行登记、归类和编号,通过它们之间的规律和大概内容,一点一点地寻找国民*密码电报往来的内在活动。

一段时间的反复钻研之后,电文破译小组终于成功破译了国民*的密码本,截获并破译了大量的敌*密电。并在此后不断去突破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成员们的侦听能力迅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二局大显身手,周恩来、朱德依靠二局准确和及时的情报来作出决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共歼灭敌3个主力师的绝大部分,毙伤敌师长2人,俘敌师长1人及以下万余人,缴获枪支万余支,顺利取得了胜利。

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不久,迎来了红*建*6周年纪念日,鉴于曾希圣的杰出贡献,被授予二等红星勋章,这次*委二局提供的大量及时准确的情报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彭德怀随后也把红三*团优秀的报务员邹毕兆调给了二局,加强二局的破译力量,并捎话给曾希圣:“你的脑袋我不敢要,我再送给你一个脑袋。”此后,二局只要收到敌台的三四次电报,就能将这个敌台的密码全部破译出来。

到了年7月,二局累计破译密码多本,可以说在长征前,二局已经基本具备了破译国民**队各类密电的能力,成为红*的一大制胜法宝。

“没有曾希圣,长征是不可想象的”

年10月,*委二局跟随中央红*踏上了长征的路途,共33人,5部电台。由于离开根据地,人力情报只能起到侦察当面之敌的作用,如果想知道整个区域内地方部队的情况、摆脱敌人,就只能依靠破译无线电报来获取情报。

此时曾希圣也深感二局任务重大,为了适应长途行*,他直接将而居的人员和器材一分为二,每天让一队的人员先随大部队行*,另一对留在原地架信号设备来破译。到了约定的时间,前一队停止行*架设电台开机工作,后一队再拆下天线、机器装箱追赶部队。

就这样,*委二局通过轮流值班,始终保证24小时开机监听,能保证及时准确地提供情报。由于经常夜以继日地行*赶路,曾希圣和二局的同志们常常因过度疲劳在行*途中从马上摔下来或者走着路就睡着了。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还是克服了许多困难,破译了大量有价值的密电。

巧渡金沙江时,二局的情报同样起了关键的作用。当红*离金沙江边还有3天的行程时,敌*部队在后边追赶,距红*只有一天的路程。时间紧急,毛泽东决定:在洪门渡、龙街渡、皎平渡3个渡口同时抢渡金沙江。

如果这样做的话,红*兵力分散,过江后还得重新集结;一旦遭到敌人袭击,很难能够保证互相支援。但毛泽东这一决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当时这样左右两难的处境下,毛泽东愁眉不展。

这时,前线陆续报告:一*团在龙街渡口、三*团在洪门渡口都遇到了困难,水流太急,难以渡过。闻报之后,毛泽东更是心急如焚,在室内来回走动,烟一支接着一支地抽。

就在这一紧急时刻,曾希圣送来一纸电文:“据二局掌握的敌往来电报,离我们最近的是敌十三师,师长万耀煌既怕死又要保存实力,蒋介石问他前面有没有共*,他谎报情况说前面没有共*,就在原地等了一天,又向回走了一天,再返回来追赶。这样,就和我们拉开了4天的路程。”

毛泽东看完电文,焦灼的心瞬间放松了下来。5月9日,红*主力部队全部渡江完毕。红*摆脱了几十万敌*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

对二局截获情报的重要作用,长征中掌管红*情报工作的刘伯承曾做出了一个特别的比喻:“玻璃杯里面押宝,看得一清二楚。”亲历长征的叶剑英也由衷地说过:“曾希圣不简单,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毛泽东后来也感叹过:“没有曾希圣,长征是不可想象的!”

年1月3日9时,红*在乌江界河渡口发起猛攻,击溃黔*第三旅林秀生部,强渡乌江成功。中革*委从敌*频繁来往密电中分析出,蒋介石在贵州和遵义周围的兵力非常空虚。这一形势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中央红*的休整争取到了时间。

1月7日,中央红*智取遵义。遵义会议召开期间,*队一直在做修整,但*委二局的同志们仍旧一直继续日夜守候在电台旁,密切注意着敌人们的动向,保障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直到1月19日红*离开遵义。毛泽东后来对曾希圣说:“进*贵州,你是出了大力的。”

无线电部队不仅能及时监听和破译敌*的电文,还能把这项特长用得出神入化。红*准备南渡乌江的时候,二局破译出敌*6个师正在逼近主力,同时在乌江南岸还有3个师的部队。如果两边的敌*形成合围的话,那么红*将面临的无疑是一场恶战。

于是曾希圣立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假冒蒋介石的密电,让这6个师偏离东南方向去前进。这份假电报发出后,对方对此深信不疑,果然按照二局的指挥去往了打鼓新场,红*才及时避免了一场血战,3天后顺利渡过了乌江。

在四渡赤水的战役中,根据*委二局提供的情况,毛泽东充分运用了他的*事指挥艺术和才能,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声东击西,用兵如神,带领红*在敌*40万人的围堵缝隙中穿插移动,不断调动敌人,使我*由被动变为主动,机动作战,最终摆脱了围追堵截,走出了危局,是红*以少胜多的*事史上的光辉范例。

多年后,叶剑英元帅在回忆长征时说:“四渡赤水,在龙里、贵定之间不过30公里的地方,红*来回穿插,把蒋介石的*队调来调去,令人称奇。局外人看来非常神奇,但我们心里十分清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二局*事情报的准确及时。如果没有绝对准确的情报,是不容易下这个决心的。”

红*进入甘南地区时,由于敌情比较复杂,毛泽东亲自交代,要保证二局的绝对安全,一个人也不能丢。每天队伍出发时,红一*团参谋长左权都要亲自站在路边,检查队列,清点人数,直到二局人员全部走完了,才动身去追赶部队。

在一次休整期间,毛泽东还将他的马匹和担架,让给二局的病号乘坐,他自己则随部队步行前进。曾希圣始终不能忘记,每当部队或群众给毛泽东送来战利品或慰问品时,毛泽东总是惦念着二局,总要分一些给二局的同志。

红*在陕北保安会和之后,召开了一次大会。会前毛泽东对曾希圣说:“情报队伍合二而一,你这个当局长的可更加神通广大啰!”曾希圣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报告毛主席,家是大了,可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组合型家庭,这个家长不好当啊!”

毛泽东听后一怔,忙问道:“你这个能识天书的人,又碰到什么问题呀?”“是这样的,有些同志产生了不安于位的情绪,想换换工种……”毛泽东说:“那我得好好讲一讲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帮你排忧解难。”大会开始后,毛泽东在讲话时作了一番开导和教育,并且特别强调了技术侦察和无线电通信工作的重要性。

在艰苦的长征路上,*委二局始终发挥着“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破译了敌*各类密码多种,截获了敌人的大量情报,能够及时掌握战场信息,使得原本就擅长运动战的毛泽东如鱼得水,一再在战略转移中抢占先机,走出危险局势,最终取得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

对于*委二局在情报工作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毛泽东主席曾经打过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我们是隔着‘玻璃杯’押宝,看得准,赢得了。”毛主席曾先后两次为侦察电台题词,一次是“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另一次是“你们是革命的鲁班石”。

周恩来也曾说:“在江西反‘围剿’作战和长征路上,侦察工作起着很大作用,关系着全*生命问题,二局立了很大功劳。”

深得伟人信任的省委书记

曾希圣能获得中央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的信任,离不开他卓越的工作能力,以及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离不开毛泽东和他的相识相知。

年4月,上海的秘密斗争逐渐恶化,因此中央和周恩来决定将中央机关和中央*委机关紧急疏散。12月,曾希圣秘密到达了宁都红*总司令部。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

初见曾希圣,毛泽东和他热情握了手,哈哈大笑着说:“无产阶级有人才啊!我们的队伍里已经有了一个希贤,现又来了一个希圣。有圣有贤,国民*可要可怜啰!”见曾希圣不解,毛泽东站起身来又继续解释说:“希圣是你,希贤是邓小平的原名,他现在是我们的京官(邓小平时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

曾希圣此时恍然大悟:“邓小平同志,我久仰大名!他的‘贤’名副其实,我的‘圣’却愧不敢当!”

抗战爆发后,曾希圣先后在中共中央社会部、中央南方局、新四**部工作。年3月任中共皖北区委书记兼第三野战*皖北*区司令员、*委。新中国建立后,曾希圣任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

解放前,安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省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生产水平非常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困。曾希圣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时,有人曾戏称他是“乞丐头子”。曾希圣笑道:“安徽穷,是事实,但穷可以变富,我非要把头上这顶‘乞丐头子’帽摘掉不可。”

之后,他先从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开始,要发展农业,就要狠抓治水,兴利除害。曾希圣在主持治淮工程、大抓水利建设的同时,又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安徽,特别是淮北、沿淮地区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

根据他的指导和提出的*策,年,安徽粮食生产获得空前大丰收,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了.9万吨,比历史最高产量的年增产.5万吨。

在工业方面,曾希圣根据安徽工业底子薄、条件差的实际情况,首先抓了煤、电和机械工业,然后一方面积极发展支农工业,兴办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厂、化肥厂,一方面大力开发本省资源,着重发展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以及轻纺、化工工业。

他还抓住机遇,大胆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从年开始,用了两年时间,先后两批从上海迁入余家工厂企业。除此之外他还十分重视科技和教育,重视人才。因为安徽的人才缺乏,他还从省外招来了很多专业人才。

他的这种求实精神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安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改变了原先的落后面貌。对曾希圣在安徽取得的成绩,毛泽东深表赞许与支持。

年1月,毛泽东听取曾希圣关于安徽生产情况汇报后,说:“你这个曾希圣是抓生产力的,是农业专家。如果我们国家的省委书记都像曾希圣一样抓生产力,那么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就大有希望了。”同年9月,*的八大期间,毛泽东又一次表扬了曾希圣,并安排他作专题发言。八大上,曾希圣当选为97名中央委员之一,这在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中也是不多见的。

对于部下与战友,毛泽东向来是十分关心与爱护的;同时,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毛泽东从也会进行真诚的批评。曾希圣秉性刚烈,脾气火暴,任二局局长时,他就对部下要求很严,尤其是在任务紧迫的情况下,容不得大家有半点懈怠和马虎。

如果工作出了差错,他训起人来也是毫不讲情面,弄得人下不来台都是常有之事。尽管他对革命贡献大,但别人对他的意见也大。后来二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对他提出了不少意见,其中还掺杂着一些个人意气和片面不实之词。

曾希圣有点沉不住气了,一肚子委屈无处发泄,便径直去见毛泽东。曾希圣向毛泽东诉说了大家提的意见有许多不实的地方,毛泽东吸着烟,微笑着倾听,但一直都没说什么。直到最后,听到曾希圣提出要求调动工作,毛泽东才开口问道:“这是为什么?”

曾希圣回答:“自己在二局工作时间久了,长期搞这项工作很不自由,想换个地方干干,自由些。”毛泽东笑了笑,风趣地说:“讲自由嘛,你可比我自由多了。我到哪里都要受限制呀。”说笑之间,气氛一下子缓和了很多。

接着,毛泽东教育他要能听取不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番话使曾希圣解开了思想疙瘩,愉快地回去了。

在后来的“大跃进”中,曾希圣提出过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在年的抗旱工作中,他提出的口号更是过了头,毛泽东看到后,批评他说:“搞经济事业跟做诗是两回事。什么‘端起巢湖当水瓢,哪方干旱哪方浇’,我就没有端过,那个巢湖怎么端得起?”

年,曾希圣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在一次大会上,曾希圣连座位都没有,只好自己拉把椅子坐到会场边上听大家的批评意见。当时会议气氛十分紧张,但他坚持认为,自己的方向没有错,一切看将来做结论,于是便有人提出要开除他的*籍。毛泽东得知这件事后,亲自为他说话:“没有曾希圣,长征是不可想象的。”

年6月11日,毛泽东在杭州召集了一次会议,此时已经赋闲的曾希圣也去参加了。毛泽东问及他的工作情况时,他一直没有说话。看着曾希圣良久后,毛泽东再次说:“没有曾希圣,长征是不可想象的!你们这些长征过来的同志,为什么不给曾希圣分配工作?不要忘本,应当‘得人点滴恩,必当涌泉报’啊!”

后来在那段特殊时期里,曾希圣受到了严重冲击,被毛泽东、周恩来派人接到北京京西宾馆保护起来。年7月,曾希圣在北京病逝,10年之后才终于恢复了他的清誉。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曾希圣与毛主席有过多次交往,并深得主席的信任与支持,伟大领袖对人才的惜爱,让世人所感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