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较好的皮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18286.html为做好年“五·一”假期旅游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提升黔南旅游知名度,黔南州科学谋划,细致部署,通过狠抓“提前部署假日工作、开展节前旅游检、整治旅游环境、加强宣传营销、强化防控监管”“五项措施”切实加强景区开放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实现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双丰收”。
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假日工作
根据省、州*委和*府的要求,黔南州各级*府和各职能部门严格落实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力做好安全稳定、旅游秩序和疫情防控等方面工作,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和安全检查,切实保障“五·一”假日期间的旅游市场的安全稳定。
节日期间,黔南州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干部职工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工作,全天候靠前做好假日旅游值班、旅游数据统计和投诉受理等工作,有力保障了“五·一”假日期间旅游秩序和安全。
开展节前旅游安全大检查,夯实假日旅游安全基础
五一节前,由黔南州旅发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节前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综合检查。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能职责围绕旅游服务服务质量、安全生产情况、旅游违规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督查,确保假日期间旅游安全及市场秩序良好。
各县(市、区)职能部门也同步开展节前检查,重点抓好“五·一”假日期间景区的安全防范、安全管理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对各景区疫情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准备情况开展全面排查,排除各种安全和感染隐患,确保各景区“五·一”假日期间旅游安全零事故。
整治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节前,各景区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公厕、停车场、交通标识系统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形成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增强黔南旅游的通达性、便捷性,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各涉旅企业通过开展线上培训、竞赛等活动,提升全州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景区等提升旅游服务接待水平,确保“五·一”假日期间为游客提供热情、优质、周到的服务;同时,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和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的旅游应急处置机制,为游客提供安全、规范、舒适、放心的旅游环境和服务。
黔南州还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年劳动节假日市场暨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做好年劳动节假日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的方〉的通知》精神,印发了《全州年劳动节假期旅游顺景区开放管理工作方案》,全面落实网上预约游览方式。
节日期间,各景区景点游客量均未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未发生“挤兑式”、扎堆、拥堵游览等现象,提高了旅游舒适度。
加强宣传营销,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为丰富五一期间旅游活动多样性,黔南州积极组织辖区内旅游企业开展“贵人黔行”、“畅游贵州”、“云旅黔南”等节前旅游促销活动,积极推出一批旅游文化内涵突出、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活跃假日旅游市场、营造节日祥和氛围。
同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不同的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健身康体旅游等产品,倡导健康有益的假日休闲生活。积极引导自驾游、探险游、自助游等个性化旅游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出游需求。
切实加强防控和监管工作
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制订《黔南州“五一”劳动节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包片巡查工作方案》,局领导按照分片包保工作职责,分别到县(市、区)景点上进行检查督导,指导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严守安全底线,狠抓安全防范责任措施的落实,切实推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和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
“五·一”假日期间,州、县两级旅游部门按照一级管一级的要求,收集汇总全州旅游部门假日值班表,压实值班工作责任,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与铁路、交通、气象等部门的对接,统筹做好假日旅游信息收集、数据统计及汇总上报、游客投诉处理等工作,有力保障了劳动节期间旅游秩序和安全。
“五·一”假日期间,黔南旅游市场亮点频出。龙里县油画大草原景区推出疯狂捉鸡、疯狂毛毛虫以及传统竹竿舞等趣味活动;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正式开放,使游客领略到“东方印第安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的魅力;罗甸县红水河景区凭借“水上漂浮栈道”、水上飞人表演、摩托艇体验等体旅项目吸引游客,成为省内休闲度假的地标景区……各地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当地旅游特点,组织举办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民俗等旅游活动,一批新景点、新项目、新业态不断成型,通过老产品提升、新业态培育,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周边游、度假游持续升温。“1-5天”的周边游是“五一”小长假的主流趋势,小长假期间,黔南游客主要以省内贵阳、凯里、遵义、毕节以及周边县市区为主。随着平塘中国天眼、荔波世遗、都匀影视城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省、州*府一系列优惠*策的推出,以及“通道效应”在全州旅游行业迅速释放,很多到黔南的游客选择休闲、个性化的文化体验游、无景点旅游、乡村生态游、康体养生游等形式的自驾、自助游。
乡村旅游成效明显。节前,黔南州举办了“贵人黔行”、“畅游贵州”、“云游黔南”等旅游产品推介会,推出了田园赏花休闲度假之旅、户外休闲之旅、传统文化村落体验之旅、茶文化康养休闲之旅、世界自然遗产之旅、天文科普研学之旅、不忘初心—红色之旅、露营自驾之旅等精品乡村行旅游线路。“五·一”假日期间,瑶山古寨景区开放、贵定县格鲁格桑民俗大观园景区举行“五一”双节喜相逢系列民俗活动、惠水县好花红村举办布依族婚嫁展演……这些别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体验,场面十分火热。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荔波樟江景区接待游客五万余人次;贵定金海雪山景区、龙里油画大草原景区、都匀茶文化影视小镇景区、长顺神泉谷景区接待游客四万余人次;瓮安草塘千年古邑景区、荔波古镇景区接待游客三万余人次;龙里中铁双龙镇巫山峡谷旅游景区、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惠水好花红乡村旅游区接待游客两万余人次;平塘“中国天眼”景区、罗甸高原千岛湖休闲度假区接待游客一万余人次。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莫宇
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