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新村老人的幸福秘诀 [复制链接]

1#
青少年白癜风原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01279.html

“老刘,练书法去。”

“走!晚了可没有好位置。”

早上8点,龙里县冠山街道五新村云净天清,秋高气爽。82岁老人王家国和老伙伴们,几乎每天都会到老年互助中心“报到”。

这里,已经成为老人们的新乐园。摆桌、铺纸、研磨、下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10多分钟后,王家国的作品出炉:“多彩贵州,最美夕阳;老有所乐,幸福无疆……”

“好!”围观老人拍手称赞。

“以前天天待在家里,真是闷。现在娱乐活动每天不重样,画画、写字、下象棋,晚年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自从村里建起老年互助中心,王家国打心眼儿里高兴。

五新村位于龙里县东部,60岁以上老人名,占全村人口的12.65%。今年初,该村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抓“五共”达“五心”,探索建立互助养老新模式。

“‘五共’就是共商、共筹、共建、共管、共乐,我们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核实,摸清老人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组织召开群众会,共同商量开展农村互助养老可不可行、能不能干,让老人充分感受到‘五心’,即孝心、爱心、贴心、暖心、舒心。”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工委书记熊杰介绍。

*府主导、群众参与、项目支撑、投工投劳。今年8月,利用村集体闲置房产升级改造,总投资万元的老年互助中心竣工。中心共有两层,厨房、休息室、餐厅、娱乐室、舞蹈室、卫生间、义诊室、书画室等一应俱全,满足了老人吃、娱、学、养等方面的需求。

文化活动和社会交往是老人的刚需。中心开设的“五班”(即舞蹈班、养生班、娱乐班、书画班、传承班),有效激发老人们的参与热情,现在每天都有几十名老人来此休闲娱乐。

今年72岁的舞蹈班班长张华春多才多艺,这两天正忙着组织老人们排练采茶舞。

“中心建好后,我们有专门的舞蹈室,排练镜、音响、服装十分齐全,现有成员20多名。”张华春打趣道,“我们虽然风霜满面,但也留下了岁月的七彩斑斓,来这里图的就是大家一起‘抱团养老’,互帮互助。”

关键还在于互助。简单来说,互助就是“亲邻互帮、劳养结合”,由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老年人,由身体好的老年人照顾身体欠佳的老年人,由年轻人组成志愿服务队照顾老年人。*支部牵头,村民协助,老人自行管理,定时进行健康检查,一系列贴心服务让老人愿意来、让子女更放心。

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农村老人有着深厚的家庭情结和节俭意识,不愿花钱到养老机构,互助养老就是一条新道路。我们承担的日间照料服务,老人们不用交一分钱,就拥有了一个享受幸福晚年的聚集地。”五新村*委书记冯明松说,村里组织成立了感*恩、家乡美、和事佬、山歌唱响新时代理论宣讲、结对联亲、反哺回馈6支志愿服务队共人,共同助老敬老。

村民贾息祥是反哺回馈志愿服务队一员。得知养老互助中心建立后,他不仅自掏腰包买了几百斤大米,还时常去打扫卫生,干点杂活。

“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全靠村里人帮助,才得以健康长大。现在,我要回报家乡,为老人们尽一份心意。”贾息祥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今,五新村老年互助中心走出了一条农村养老新路径,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昏,霞光万道。踩着夕阳余晖,老人们结伴散去……“感谢*的好领导,家家户户都小康,唱首山歌献给*……”一阵悠扬的山歌传入耳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