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照见生命的那束光贵州平坡苗族绘画展 [复制链接]

1#

在第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索晓霞受邀参加由上海玻璃博物馆携手上海出芒文化传媒主办的《生命之光——平坡苗族绘画展》和“照见生命的那束光”女性专题讨论会。

“照见生命的那束光”女性专题讨论会,上海玻璃博物馆彩虹礼堂

贵州平坡苗族女画师以一个群体走出大山,来到魔都大上海,是缘于年贵阳孔学堂为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实施的“四个一”扶贫扶智工程,即:收藏幅平坡苗族绘画作品,拍摄一部宣传短片,制作一本宣传画册,举办一个专题画展。贵阳孔学堂这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联合创始人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和资深媒体策展人雷迦带领项研学队伍来到了贵州大山里的平坡村。“贵州大山里的平凡母亲们,她们通过作画来追求美好生活的那股生命原动力,点亮了我们。”黄静洁女士说。

扇面作品:捡豆子;作者:颜群花;后方为蝴蝶装置艺术作品,这是本次展览中唯一一件非苗族的原创霓虹灯装置作品,特别致敬苗族文化中重要的“蝴蝶妈妈”图腾,也体现了主办方上海玻璃博物馆的“玻璃”特色,以及传统民间绘画与当代艺术设计的跨界结合。

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馆长张琳是这个研学队伍里中的一位热心公益队友。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画作,队友们一致同意把各自的藏品汇聚起来,在上海玻璃博物馆用画展的方式来致敬平坡苗族女画师。据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馆长张琳介绍,《生命之光——平坡苗族绘画展》自年2月7日开展以来,共有一万多人前来参观,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厅的时尚和明亮与绚烂纷呈的独一无二的平坡苗族绘画相得益彰,该展览将于3月28日结束。

上海玻璃博物馆《生命之光——平坡苗族绘画展》展厅

主办方制作了平坡明信片发送给现场小朋友

“照见生命的那束光”女性专题讨论会,在上海玻璃博物馆最美打卡地——彩虹礼堂举行。上海东方卫视中心余雅琴作为此次活动特约主持人。主办方希望通过讨论和对话,能为参观者和参与者“打开观察世界的另一扇窗”,在开展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对话中,碰撞出更强的生命火花,去“点亮”更多的人和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举办《生命之光》的意义,也是平坡女性苗族画师们带给大家的生活启迪。

上海玻璃博物馆《生命之光——平坡苗族绘画展》展厅

讨论会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索晓霞做开场主题演讲,并向现场来宾简要介绍了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构筑贵州人文精神高地的贵阳孔学堂。年贵阳孔学堂为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实施的“四个一”工程,让平坡苗族画师们真正因文化而受益,因受益而自信,因自信而自尊,从而使得平坡苗族独特的绘画风格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并带动更多的人欣赏和喜欢苗族绘画,实现文化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她认为“这些苗族女画师有一套独特的人和自然的认识体系,只有走近她们,才能真正体会她们画中的意境。”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索晓霞做开场主题演讲

第一个对话主题是“平坡苗画中的生命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女性意识出发,探讨平坡女画师的生存和生命意义。由项目联合创始人黄静洁女士主持。参与嘉宾: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江梅,涅槃艺术家胡军军。涅槃艺术家胡军军说,“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任何的语言都是最苍白的,因为它们是生命最直接的表达!”江梅老师说,“这些作品的绚烂色彩传递出来的是一种令我们琢磨不透的时尚感,它们有自己的符号体系和生命力。”

项目联合创始人黄静洁女士(中),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江梅(左),涅槃艺术家胡军军(右)

第二个对话主题是“让艺术照见生命的那束光”,探讨了民族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的保护,以及博物馆和公益支持在传播中的重要推动角色。由项目联合创始人雷迦女士主持。参与嘉宾: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意大利籍艺术史学家及策展人LucaZordan(卢义阳)博士。“玻璃的最大特性是透光,如果你的生活不透光,会怎样?”张琳馆长说,“平坡妈妈们带给我们生命之光,我们想像玻璃一样去放大她们的光芒。这是艺术的共通之处。”卢义阳博士多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其策划的艺术展览涵盖欧洲、南美洲和亚洲,他也被这个小小的不一样的平坡苗族绘画展所打动,他曾到过贵州黔东南,说有机会一定要去贵州龙里平坡村看看。

项目联合创始人雷迦女士(中),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左),意大利籍艺术史学家及策展人LucaZordan(卢义阳)博士(右)

最后,索晓霞女士代表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感谢上海玻璃博物馆和上海出芒文化传媒精心策划的展览和专题讨论会,并给主办双方各捐赠一幅平坡苗族绘画作品。

年3月8日《解放日报》

来源孔学堂

编辑刘欣

校检向禹

编审李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