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谭书平,是龙里县纪委县监委的工作人员,年,我响应号召成为龙里县洗马镇哪嗙社区关口村的一名驻村干部,年3月,又调整到平山村驻村至今。驻村几年,可以说的故事很多,但我最想说的是一户“亲戚”向我报喜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多日,但是我们之间却越来越亲密,就如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是陈恩亮,你在哪里?”今年3月7日22时23分,我的
我对陌生人一向都是不予理睬,正准备删除时,“陈恩亮”三个字让我停顿了一下:“这不是我以前帮扶的贫困户陈广连的大儿子么?”“还问我在哪里?莫非他家里面有什么困难?”我立即同意通过他的好友添加申请,并向他回复消息和问候家里的情况。
年10月12日,谭书平(左)与陈广连一起栽油菜
我和陈恩亮视频聊天聊了几句,他母亲陈广连接过“我记得你对我们好,你开车带我去银行取钱,和我们一起种油菜栽包谷……有时间要来家里坐。”还向我讲述她家已经走出贫困,如今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屋里不再担心透风漏雨的喜悦,还特别说对我曾经给予她家的帮扶表示深深的感谢。
陈广连,是龙里县洗马镇哪嗙社区关口村上把比组村民,也是我结对帮扶认亲的第一户贫困户,没有想到现在没有帮扶她家了,却还在记得我,陈广连的一席话让感到这些年的帮扶是非常的值得。
陈广连户共有5口人,户主陈广连现年89岁,其四个儿子都是智力的原因而均未结婚,是典型的无劳动力贫困户,家庭主要依靠低保维持生活。
谭书平(右二)在向陈广连(右一)家宣传享受的扶持情况
年10月,我与陈广连户结对认“亲戚”,在了解到他家情况后,我向她们宣传扶贫政策。刚开始时,她家对我的宣传似乎不怎么感兴趣,只关心政府会发什么,自己可以有什么好处。我一边与她们交心谈心后,一边制定了帮扶计划。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她家的住房问题。她家住的是60年前修建的木瓦房,房屋有些倾斜,5口人只有3个房间,床是用木板搭在水泥砖上铺成的,房内坑坑洼洼,横七竖八的堆满了各种杂物。我查询了解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后,及时向时任驻村第一书记反馈该户情况,并为该户申请了危房改造。
陈广连的长子陈恩亮和四子陈恩福虽然劳动力弱,但基本能做些农活,我每次走访时都会开导他们,唯有靠双手劳动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并多次带动他们一起到田间地头劳作,在家里开展卫生清扫等。
“这是我的房间,这是老大陈恩亮的,这是老幺的,这是厨房还有城里人用的那种灶台。”年6月,我到陈广连家走访时,她带我一间一间的参观她家的危改房,一边说一边高兴地合不拢嘴。
谭书平(右二)在向陈广连(右一)家宣传享受的扶持情况
我放眼望去,床、沙发、电视、窗帘、床单被套等物资一应俱全。他们终于有了安全的住房,人人都有自己的房间。陈广连还告诉我,陈恩亮刚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厨师免费培训,空闲时间陈恩亮就去餐馆打工挣钱。看着他们的喜悦和家里获得的实惠,让我感动不已。
最让我感动的是年4月28日,陈广连向我说送货师傅已经把我赠送给她家的衣柜运来安装好了。我刚走到她家门边时,同事叫住我:“你看她家墙上写的是什么?”
我仔细一看墙上写着:“感谢谭书平帮扶一台衣柜,年4月25日下午送来……”我立马问是谁写的。“是我写的。”站在我身旁的陈恩福笑呵呵的回答我。
“一台衣柜不足挂齿,我都没有怎么帮到你们,你把墙都写花了。”看着短短两行用红色大头笔写的字,让我瞬间都感觉挺羞愧的。
“感谢国家和你们,帮我们很多了,我们现在住进了新房子、自来水拉到了家门口,到处都是水泥路和路灯,晚上出门都不用手电筒……”陈广连连声说道。
看着陈广连脸上露出的笑容和墙上短短的两行字,让我也乐在其中,他们的笑容和字里行间表达的深情是对我帮扶工作最大的肯定。
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我和他们走动得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勤快,学会注重打扫家里卫生,陈恩福时不时还会为三位哥哥理发等等。后来,因驻村和工作调整等原因,我的帮扶对象调整到了龙山镇平山村,但与她家的感情依然存在。
如今,想着他们的变化,感受着他们对脱贫攻坚溢于言表的感激,我知道我这个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帮扶责任人,没有辱没党的光荣使命,我将更深入、更扎实、更深情的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为结对帮扶对象甚至更多的贫困户做实事、多做事,尽自己一份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绵薄之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高荣华整理
编辑何涛编审田旻佳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