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绿野千里。
平塘县四寨大坝的稻花正飘着香气,三都普安镇的水晶葡萄架上果实累累,龙里县湾滩河镇的*瓜迎来丰收,罗甸县沫阳镇火龙果基地里套种的大豆正在采收……从南到北,夏日里的黔南大地,尽是生机勃勃之景象。
完成水稻移栽的乡村田野绿意盎然肖伟摄
今年以来,黔南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新机遇,以“六大产业、五大工程、五大行动”为主载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州上下围绕保障粮食安全重要*治任务,聚力攻坚,较好地完成粮食大豆生产任务,奋力谱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抓落实攻坚克难扩面积
为提升大豆油料综合产能,今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充分发挥玉米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
在此基础上,黔南州主推“2+3”种植模式,即2行玉米加3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通过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定量施肥实现稳粮増豆。
盛夏时节,福泉市马场坪街道李家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生机盎然,骄阳之下,玉米郁郁葱葱,大豆长势喜人。
福泉市马场坪街道李家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
这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面积有亩,是在今年五月份种植的,目前整体的长势良好。
“我们利用项目资金,采取物化补助形式,从种子、肥料和农药这块来补助种植主体。”福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进入到了夏季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加强田间管理阶段,为保证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福泉市在每个乡镇都安排两至三个技术服务指导小组,负责从种到管、到收全程技术指导。
为做好大豆玉米“2+3”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福泉市建立了“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工作机制,形成有效的大豆玉米复合生产指挥调度体系,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建立市、乡、村三级大豆生产台账,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生产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组、到户、到地块,实行台账化、图斑化管理。示范基地一片郁郁葱葱
福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李家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预计亩产玉米在公斤以上,产值预计达元左右,大豆在85公斤以上,产值达元左右。
福泉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是黔南州积极推广“2+3”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州各地在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上狠抓责任落实,强化技术服务,全力以赴夺取大豆玉米油料丰产丰收。龙里龙山镇、三都大河镇、贵定盘江镇……遍布在全州各地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基地,串成了一幅绿意葱茏的夏日美景。罗甸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长势良好的大豆和玉米
州农科院负责人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的问题。以前种了大豆就种不了玉米,种了玉米就种不了大豆,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能充分利用高位作物玉米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空间,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
要实现“一地双收”,种植模式和技术是一方面,同时也要保证大豆种源。
今年,省下达黔南州大豆种植任务为31.6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24万亩(折算大豆种植12万亩)。早在年初,我州就提前安排了州内种子企业储备大豆种吨,同时加强与省内外种子供应商联系,确保了我州大豆种源供应。
黔南州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12日,全州已完成大豆种植面积33.18万亩,占全州任务数31.6万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已完成种植25.52万亩,占任务数24万亩的.25%。
谋创新机械作业提产能
炎炎夏日,满目绿意。
长顺县长寨街道平王大坝的稻田上空飞着无人机,工作人员正给这片稻田进行稻瘟病防治和叶面施肥作业。连日来,长顺县抢抓晴好天气,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有序开展水稻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
长寨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片稻田是长顺县粮食高产示范点,面积共亩,从前期育秧、插秧,到如今的田间管护,都推广了机械化种植和管理。
“在机械化的推广下,今年水稻长势也比以往好了许多。”长寨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他们使用的是大疆T40植保无人机,它遇到大田块可以选用无人机自主作业,飞防技术员把航线设置好后可实现自主飞行,遇到小田块则用手动作业,确保精确、均匀地喷洒每一个田块。
今年年初,长顺县成立了诚福耕农机联合社,将全县各乡镇的农机资源整合起来,推广山地农业机械化。
长顺县共种植水稻13.1万亩,目前水稻已进入全面管护期。
长顺县种植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夏管准备实施7.8万亩飞防统防统治,目前已经完成0.7万亩,接下来将持续开展至8月底,统防统治率可达95%以上,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0%。”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多年来,黔南州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采取稻油轮作的模式,以稳粮食、扩油料、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总目标,以轮作为抓手,促进水稻、油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
三都自治县仲意农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在中和镇独寨村进行机械化插秧
在创新发展方面。聚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播种和插秧,在实施区内大力推广水稻钵苗育秧、水稻机直播、机插秧、机防等技术,全面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目前,我州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63%,机械化插秧7.15万亩,工厂化育秧已初具规模,达6.7万亩。
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完成粮食种植面积.3万亩。
促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今年6月6日,“互联网+认养”“我的一亩田”项目启动仪式暨线下体验活动在罗甸县沫阳镇红星村举行。项目依托“多彩宝”App建设“互联网+认养”平台,以罗甸县大小井风景区为认养基地,为用户提供在线认养稻田定制服务,用数字方案解决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不充分、城市和乡村连接不紧密的问题。6月6日,“互联网+认养”“我的一亩田”项目启动仪式暨线下体验活动在罗甸县沫阳镇红星村举行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罗甸在发展智慧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尝试。
智慧农业的建设,是黔南州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黔南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目标,以粮食安全生产和生猪、茶叶、蔬菜等“3个工程”为主抓手,以“六大产业、五大工程、五大行动”为主载体,聚焦生猪、茶叶、蔬菜、水果、刺梨、中药材六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平塘县平舟镇*平村村民在采收西瓜肖伟摄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水利、山地农机化、科技强农、智慧农业等“五大工程”,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扎实开展经营主体引进培育、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社会化全程服务支撑、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创建等“五大行动”,有效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在一系列举措之下,全州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水平有效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有效提高,农业经营质量效益持续增强。数据显示,年二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完成亿元(全年目标任务亿元,同比增长9%),力争同比增长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元,力争同比增长12%以上。
作者:黔南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蒙帮婉
来源:黔南日报社融媒体采访中心云黔南网
编辑:朱金花
统筹:刘衡
编审:周德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